0551-6878 8887
今税咨询 > 新闻资讯 > 税务稽查
股权转让容易被稽查的行为都有哪些?
编辑:今税咨询 发布:2022-12-09 view:0

  以下股权转让行为将成为税局稽查的重要内容!!!

  (1)频繁多次转让过股权的。

  股权所涉及的标的内容复杂多变,股权转让涉税关系纷繁复杂,这就决定了股权转让在客观上存在很多涉税法律风险。

  (2)平价或者0元股权转让的。

  “平价或者0元股权转让”要注意业务的真实性,对采用阴阳合同等方式隐瞒实际转让价格的所谓“平价或者0元股权转让”是偷税。个人转让股权应按照实际交易金额履行纳税义务,如果税务机关认为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而税务机关又无证据表明纳税人签订虚假合同情况下,有权采取核定方式计算应纳税额。

  (3)转让日企业盈利净资产较大的。

  股权价格定价方面,转让方应尽量保证股权价格的制定有“合理基础”,该“合理基础”可以是净资产价值、股权评估价值或其他第三方等双方均认可的价值。如一旦被认定股权转让是被认定为“不合理”而侵犯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就有可能被撤销。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如果股权转让价款低于净资产的,不符合股权转让定价不能低于净资产值的常规标准。

  (4)转让日七种高溢价资产(被投资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房地产企业未销售房产、知识产权、探矿权、采矿权、股权)占企业总资产比例超过20%的。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股权转让收入按照每股净资产或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如果被投资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房地产企业未销售房产、知识产权、探矿权、采矿权、股权等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超过20%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纳税人提供的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6个月内再次发生股权转让且被投资企业净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上一次股权转让时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核定此次股权转让收入。

  (5)自然人股权转让签订阴阳合同的。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中越来越重视股权转让所得的征收管理,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受让人应当清楚自己的代扣代缴责任,不得配合转让方签署“阴阳合同”进行避税;转让方作为纳税义务人,应当依法申报纳税,不得以未实际取得税收转让款为由逃避税务。股权转让双方的偷税、逃税行为则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阴阳合同将面临合同效力认定、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责任问题。

  (6)自然人股权转让未依法申报个税和印花税的。

  企业应在股权转让纳税义务发生后(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并完成股权变更),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并履行代扣代缴20%个税的义务。如果没有代扣代缴,税务机关很可能对企业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7)利用股权转让来实现买卖大额房产土地的。

  原本股权转让与土地增值税不搭界的,但现实中为了规避土地增值税,往往会存在此种操作,以转让公司股权的方式变相转让房产、土地,这样起到了规避土地增值税的目的。所以个人股东股权转让的过程中,如不动产价值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较大(一般认为超过50%),税务机关可能会据此认定股权转让行为的实质为转让不动产,并对被转让公司征收土地增值税,所以转让双方应考虑此税收风险。

  风险提示:税务机关界定“名为股权转让,实为资产转让”主要考量如下要点:其一,当事人转让的股权所涉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其二,股权权益评估价值等同于含土地使用权在内的不动产的评估值;其三,强调该交易的经济实质系不动产转让等。

  (8)利用增资减资来变相实现股权转让的。

  减资是对注册资本的减少,即股东本身持有股权的减少,在此过程中,股东并无所得,因此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个人由于撤资、减资等原因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资产,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应该全部确认为“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9)利用合伙企业核定经营所得来达到降低自然人股转个税目的。

  2021年底,《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1号)出台,明确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转让股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省税利益,并不属于可以适用核定征收的任意一种情形,存在税务机关推翻核定而查账征收的风险。

  (10)股权转让之前财务提供虚假亏损报表达到降低自然人股转个税目的。

  税务部门通过金税三期系统会对企业在股权转让时报送的当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数字与其他纳税申报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比对,如果经税局核实企业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符。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税务机关除了依法征缴该企业股权转让变更涉及的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外,对该企业处以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